春节档预售票房超3亿元!平均票价7年来首降,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******
澎湃新闻记者 秦艺逍
2023年春节档电影开启预售五天后,预售总票房突破3亿。
截至1月18日晚22时,2023年春节档新片预售总票房正式突破3亿,《满江红》以预售7998.6万登上新片预售榜第一,《无名》以预售7908万位列第二,《流浪地球2》以预售7162.3万位列第三。
猫眼专业版统计数据显示,《流浪地球2》的想看人数已破百万达到116.3万人,《满江红》和《无名》的想看人数分别为98.3万人和56.5万人。去年春节档上映影片的最终想看人数为368万人次。截至18日晚22时,今年春节档影片的想看人数为395万人次。
从大年初一的排片来看,《流浪地球2》首日排片场次10.4万,占比27%;《满江红》首日排片场次9.9万,占比25.7%;《交换人生》和《无名》的首日排片场次占比分别为17.4%和13%。
截至目前,2023年春节档共有7部影片上映。其中6部影片定档大年初一(1月22日),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选择延档至大年初三(1月24日)。尽管影片数量较去年春节档的8部略有减少,但今年春节档的影片类型更加丰富,主演阵容也相当强大。
今年春节档电影平均时长达到130分钟,打破春节档历史记录。影片涵盖科幻、悬疑、谍战、历史、喜剧、动画、运动等类型,主创人员囊括了国内重量级导演、高国民度的“百亿票房”演员、实力派的影帝影后以及当下最火的流量小生,基本能够满足各年龄段观众的多元化观影需求。
目前来看,张艺谋导演、沈腾和易烊千玺等主演的古装大片《满江红》,程耳导演、梁朝伟和王一博等主演的谍战大片《无名》以及郭帆导演、吴京和刘德华等主演的科幻大片《流浪地球2》在预售票房表现上遥遥领先。
苏伦导演、雷佳音和张小斐等主演的《交换人生》是往年春节档最受欢迎的合家欢喜剧片。由邓超、孙俪主演的主旋律体育电影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、成人向动画片《深海》、儿童向动画片《熊出没·伴我“熊芯”》也分别在该类型影片中拥有一定的受众基础。
除上述国产大片以外,此前已上映的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《穿靴子的猫2》同样加入了春节档的票房争夺战,分别延长上映周期至2月14日和2月22日。
春节档全年票房占比提升,平均票价首次下降
2011年-2022年,春节档总票房保持增长,从3.36亿元增长至60.39亿元,并在2021年达到78.43亿元的档期票房最高记录。受疫情影响,2022年春节档观影总人次出现下滑,从2021年的1.6亿人次降至1.14亿人次。由于全年票房增长承压,春节档票房占比提升趋势明显,春节档占全年票房的比重从2014年的4.93%提升至2022年的20.17%。
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,全国电影市场正在迎来复苏。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,去年12月以来,全国影院营业率大幅回升,由11月下旬低于40%的营业率,恢复至今年1月中旬的80%以上。中原证券研报指出,考虑疫情期间部分影院已永久关停,可以认为目前国内影院经营端已基本恢复全面营业。
相较于2022年的“最贵春节档”,今年春节档电影票价有所回落。据灯塔专业版数据,2023年春节档预售平均票价53.7元,相较2022年春节档预售同阶段平均票价56.2元下调了2.5元,也是自2016以来近7年的首次下降(2020年除外)。
据猫眼专业版统计,今年春节档预售票房中一线城市的平均票价,但一些低线级城市的票价也超出了预期。截至1月16日,预售平均票价最高的城市为北京,高达83.4元。上海以73.9元的票价位列第二。出乎意料的是,泰州市以67.5元的票价排名第三,超过其他一线及新一线城市。
春节档有望拉动观众需求回升,影视板块受到提振
由于2023年春节档是疫情政策调整之后的首个大档期,汇聚了各大影视公司近年来倾力投资的头部项目。同时,春节档的票房表现往往也将成为当年电影市场的风向标。
据记者了解,今年逐鹿春节档的上市影视公司包括中国电影(600977.SH)、光线传媒(300251.SZ)、万达电影(002739.SZ)、博纳影业(001330.SZ)、猫眼娱乐(01896.HK)等。
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影制作与发行机构,此次春节档定档的7部影片背后均有中国电影的身影。港股上市公司猫眼娱乐也参与了5部影片的制作发行。《无名》的出品方和发行方均为博纳影业。影院广告行业的分众传媒 、院线行业的万达电影也将受到春节档的提振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光线传媒在今年春节档共有4部相关影片上映,该公司不仅主投发行了《深海》,还参投了《满江红》《交换人生》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3部影片。
截至18日收盘,慈文传媒(002343.SZ)涨停,报收7.12元;鼎龙文化(002502.SZ)收涨5.92%,报收3.58元;上海电影(601595.SH)收涨3.14%,报收10.83元;中国电影(600977.SH)收涨3.28%,报收13.55元;光线传媒(300251.SZ)收涨2.88%,报收8.93元;万达电影(002739.SZ)收涨2.48%,报收14.47元;博纳影业(001330.SZ)收涨2.48%,报收12.38元;猫眼娱乐(01896.HK)
中原证券指出,2022年影院经营不确定性压力大,导致内容方担心票房收益不敢定档或频繁撤档,内容缺失是2022年票房以及观影人次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在2022年疫情多发时段仍有《独行月球》《人生大事》等影片获得较好的票房来看,存在影片内容供给的时段观众需求受影响较小,因此春节档丰富的影片供给有望带动观众需求回升。
浙商证券认为,防疫优化有望驱动线下消费修复,并提高片方对电影市场的需求预期;进而片方有望释放近年积压的影片,提高市场内容供给;电影供给充足加上防疫政策优化驱动院线经营转暖;消费者能够消费的电影内容增加,带动观影习惯恢复及消费频率提高;进而提高院线、片方的商业回报,鼓励上游更优质的内容产出;驱动行业正向循环。
申万宏源证券则表示,疫后复苏背景下,2023有望成电影行业困境反转之年。 除多部备受期待的春节档影片外,还有《超能一家人》《平原上的火焰》《维和防暴队》《检察风云》等10多部高关注度影片也处在择机定档上映状态,2023年丰富的优质影片供给有望引爆新一轮的观影热潮。
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多位影视行业人士表达了对2023年电影市场复苏的希望。一位分析师向记者表示:“后疫情时代观众观影需求仍高,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改善,疫情影响逐渐减弱,影院供给恢复,在优质且具有高票房号召力的影片带动下,电影行业有望加快复苏并恢复至疫情前水平。”
兔年春节年货怎么备?物流复工保障年货“春运“******
2023年的春节相较往年更早一些,春节渐近,年味甚浓。回家团圆、过年送新礼依然是中国消费者春节不变的主题。
2023年新春临近,年货消费将在近期同步释放,电商平台纷纷开启年货节,并总结一年的消费趋势。
农历兔年即将来临,兔耳朵帽子、兔型黄金等带兔元素的商品异常火爆。同时,新年礼总会比人先一步到家,电商平台“礼盒”的搜索量同比大增。
物流行业也迎来又一次的年货寄递高峰。随着复工复产进程提速,物流业正在释放实力,做好春节物流保障。企业加紧提前进行人员招聘,并充分结合弹性资源调配补充,保障快递员在岗全力保通保畅,同时也为假期工作员工提供现金补贴。
兔年春节异地备货忙,兔耳朵帽子、兔型黄金大卖
近年来,线上购买年货逐渐成为更多人的选择,和人的春运一样,在农历新年之前,年货也开始呈现出大迁徙现象,“人未到家,年货已在路上”的新趋势越发火热。
多个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年货、兔年拜年服饰一下成为热门搜索词。兔耳朵帽子、兔型黄金等带兔元素的商品异常火爆。
过新年买新衣,淘宝、天猫上对过年喜庆衣服的搜索量年同比增长33倍。其中,拜年汉服供不应求,而可爱的兔子毛衣搜索增长28倍。属兔的用户们,开始物色起红色内衣来迎接自己的本命年。淘宝、天猫数据显示,1月,用户对于本命年红内衣的搜索量相比上月几乎翻倍。
“毛孩子(指宠物)”们也有了自己的过年新衣。简单又大方的宠物发饰成为销售爆款,宠物鞋、袜也颇具热度。同时,淘宝上兔粮、兔用厕所的销量明显增长。
淘宝、天猫搜索数据显示,年货节期间吃货们对“礼盒”的搜索量相比上月增长了5倍。新年积木也成为搜索爆款,00后最爱的棉花娃娃,在淘宝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近3倍,娃衣、配饰都成为热门商品。
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,淘宝、天猫后台数据显示,对于上述年货,大部分消费者选择了淘宝上的多地址下单,提前送到老家或作为新年货礼直接送给亲朋好友。
京东小时购数据显示,年货节期间,肉干礼盒、饼干礼盒、白酒礼盒、低温熟食礼盒环比上月销售增长均超10倍,腌腊制品礼盒、南北干货礼盒、水果礼盒环比增长8倍。
京东小时购数据显示,年货节以来,全国范围内异地订单同比增长了170%,异地订单下单最多的城市为深圳、北京、广州、成都和上海。购买最多的商品是手机、车厘子、白酒、粮油、牛奶、各式礼盒。
数据还显示,近几年,85后、90后乃至95后逐渐接过家庭采购“大权”,成为年货采买主力军。随着“年货少当家”登场,他们更注重服务体验、喜欢尝鲜、希望省时省心的观念,在传承年俗年味的同时,也带动父母长辈更新置办方式,扩容年货清单。今年春节,以智能家居、时尚潮玩、个护美妆为代表的年货“新三样”,呈现出多元化、智能化、时尚化的消费趋势。
预制菜、半成品依旧全面热销,京东小时购平台中式熟食环比增4.5倍,西式熟食礼盒环比增长4倍,冷冻半成品环比增长2倍,半成品净菜环比增长50%。腊肉腊肠等销量增长180%。零食销量环比增长170%,水果销量环比增长390%,车厘子环比增长超10倍。
此外,健康防护用品也是消费者过年期间的刚需。日常防护用品、感冒用药、肠胃用药、抗原检测试剂等物资,以及过年期间适合送亲朋的健康礼品,如阿胶浆礼盒、补益类礼盒等都成为热销商品。
顺丰通过同城急送、优先派送等方式优先保障药品和生活必需品等紧急需求,并联合多地政府开通互联网医药平台,配送到家服务。通过一站式接入多平台发单及统一规划,实现资源集中和成本节约,顺丰同城12月份医药类订单环比涨幅超六成。
京东方面称,目前北京市内有超1400药急送合作门店,满足用户春节期间的购买需求。
京东也首次打造“超级京城”同城年货节,联合物美、京客隆、超市发、便利蜂、屈臣氏、京八珍等数万家本地全品类门店打造同城服务圈。
物美三方平台运营部负责人尹伊表示:“北京近180家门店都参与进来,从数据来看,元旦假期3天我们北京门店的销售额环比12月增长了190%,预计整个年货节期间还将获得更高的增长。”
市场回暖迹象明显,年货礼盒、进口生鲜等销售增长较快
1月6日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,目前正值元旦、春节“两节”消费旺季,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,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,居民消费热情正在回归。
束珏婷称,热点商品销售稳步增长。在节日氛围和各类促销活动带动下,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平稳增长,年货、日用品等商品需求升温。元旦假期,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粮油食品、饮料、日用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.3%、10.2%和2.6%。
“平台数据显示,与往年相比,95后年轻人不仅继续青睐彰显个性的潮鞋、护肤美妆等商品,还开始体验中年人的年味,53度飞天茅台成交额增长明显。”乐信副总裁、科技零售事业部负责人阎姝表示,随着一系列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接续落地,各类经济活动逐渐回归正轨,市场回暖迹象明显。分期乐将发挥消费场景优势,满足年轻人需求,扩充更多新潮好玩的商品品类,开拓更多创新玩法,助力实体经济回稳向上。
微拍堂酒之家店铺负责人李玉刚也表示,每逢佳节,故人重逢,亲友相聚,把酒言欢,酒水作为节假日消费的晴雨表,已在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讯息。他预计这个春节,酒水生意将会是近两年最好的。
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,“年货节”前5天全国网络零售额达2080亿元,比上届同期增长4.7%。其中,年货礼盒、健康滋补用品、进口生鲜食品等销售增长较快,直播带货、即时配送等消费新业态、新模式动能不断释放。
京东“同城年货节”项目负责人表示,今年京东推出了同城年货节,京东到家、京东小时购联合入驻平台的超20万家全品类线下门店,为全国超过1800个县区市的消费者提供“线上下单、门店发货、年货小时达最快分钟达”的采买体验。
线上年货消费火热,一方面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于线上下单、送货上门的便捷购物体验;另一方面,尤其对于返乡游子来说,满足了他们“轻装返乡”的需求。
年货寄递高峰来临,部分快递企业加紧招聘、投入约4亿元补贴奖励
和人的春运一样,物流行业也迎来又一次的年货寄递高峰。随着复工复产进程提速,物流业正在释放实力,做好春节物流保障。
京东物流将在今年首次携手德邦进行春节物流保障,全国366个城市、约1700个区县的消费者,即使是在除夕、大年初一,也可以正常下单收货。
针对今年人力、运力等资源紧张情况,京东物流提前储备了航空、铁路与公路等运力资源,通过软硬件技术加持、延长核心场地运营时间等方式,保障商家与消费者在春节期间的物流寄递需求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全国30座城市的700余台无人车春节也送货,600台智能快递车、超100台室内配送机器人将和京东快递小哥合作,为消费者提供“最后一公里”和“最后100米”末端配送服务。
顺丰也表示,将充分利用全货机资源,并弹性调配补充运力,持续维护民生寄递需求,保障春节期间寄递服务不间断。
顺丰北京地区负责人表示,快递一线从业人员已经正常上岗,配送运力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,全国多地运力紧张的情况也正逐渐缓解,上岗率和派件时效不断提升。
运力方面,春节前顺丰将储备日均陆运干支线约14万车次,并增加外部运力获取渠道补充;除自有的70余架自有全货机,顺丰还将充分沟通三四线机场,投入散航包舱资源。春节期间,顺丰航空也将继续扩充机队规模、拓展航线网络,全力保通保畅。
为了让春节留岗的一线员工踏实过年,京东物流今年还将继续推行“我在京东过大年”,为坚守一线、原地过年的员工提供高于国家法定标准的福利补贴。其中,通过子女团聚补贴的发放,鼓励一线员工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,将子女接到工作地共度春节,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实现节日团聚。
顺丰也正在加紧提前进行人员招聘,并充分结合弹性资源调配补充,春节前保障一线快递员日均35万人在岗。节假日期间,顺丰通过减少商业区、学校等区域人员整合网点,在快递员安心回乡的同时,保障正常寄递需求,设置超2亿元春节专项激励包,并额外投入近2亿元开展一系列员工关怀活动。
中通方面表示,临近春节,快递一线从业人员尤其末端配送环节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。对此,中通及时合理调整运能运力,最大限度调配人力物力资源,通过成立专项小组、设立在岗补贴、加强人员招聘、调配各方运力等方式,尽力保障平稳度过疫情考验,保障“春节不打烊”期间的寄递渠道畅通。
同时,网点通过第三方招聘兼职、临时人员补充弹性运力,并通过第三方共配、加强临时工招聘等方式,对配送力量进行补充,通过发放春节在岗补贴、鼓励节后错峰回家、补休等方式,保障一定比例的在岗率。
菜鸟方面也已经启动临时运力补充计划,要求站点增加灵活装卸运力、配送运力,减少配送员和站长因装卸货速度影响的配送产能,同时加快终端的快速流转,保障配送员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配送。相比平时,临时运力日工资提升20%左右。同时,春节期间,菜鸟为值守的快递员准备了“温暖礼包”,包含春节留守补贴,分为年前坚守红包、年中留守补贴,年后返岗补贴、年夜饭等等,预估留守员工在春节期间单人额外获得补贴约2000元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